.
.
.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17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 金舒尔)随着浙江疫情的进一步趋稳,杭州的室内健身房从3月初开始陆续开业了。然而按照防控要求,健身房属于人流密集场所,人们要“撸铁”还得戴着口罩。在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复市一个多月的健身房,他们的人气回来了吗?
小型私教工作室:客流仅恢复一成 还是老客为主
Strong panada是杭州一家小型的私教健身工作室,整个工作室空间不大,100多平米,记者一进门就看到了额温枪、消毒水等防疫用品,装备齐全,中午时分,工作室里只有零星的顾客正在健身。
健身工作室
私教工作室私教部主管陈钰告诉记者:“之前的老会员基本上已经回归,整个疫情期间我们都会一对一的帮助会员在家里做好健身,他们有任何问题我们都会及时反馈。之前我们都要中午12点才会开门,现在只要顾客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
目前,工作室老板连同教练一共6个人,负责人沈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个多月工作室完全没有流水,目前光房租和员工工资这方面的支出亏损就将近20万,他估计,上半年工作室亏损会达到60-70万元。”目前客流量只恢复到了平时的一成左右,“主要是新客非常少,大家心里还是会有些顾虑。”
对于健身爱好者而言,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训练计划,他们急着“补回来”。寿女士是健身工作室的老会员了,她告诉记者,之前健身房不能营业挺着急的,健身还是非常需要体验感的,在家里运动只是求个心理安慰。“现在一般会选择中午的时间过来,相对人会比较少,一直在这里健身,对教练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前期了解了店里的防疫措施,相对还是比较放心的。”
连锁运动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上午的采访改到10点可以吗?昨天一直加班到凌晨2点多。”记者收到范思帝舞蹈塑形运动馆创始人罗晓晓发来的微信,发送时间显示凌晨3点49分。
范思帝舞蹈塑形运动馆
“昨天晚上一直在拍课程视频,虽然已经恢复营业了,但是我们线上课程的分享不会停止。”疫情的影响让运动馆整整“休眠”了两个多月,但罗晓晓这两个月却一刻都没有停下来,完成了许多个人生第一次。
直播教学
“开设线上免费直播课程、为运动馆开发了手机APP、拍摄舞蹈教学视频……”说起这些,罗晓晓如数家珍:“从年初二开始,我们就在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短视频、直播教学,初衷就是想做一些分享,给人们的居家生活增添一些乐趣。”第一波视频发出之后便尝到了甜头,好几个视频的点击量直奔10万+。
“我们花了一周时间就开发了一款线上APP,现在会把课程视频放在上面,目前暂时只面向老会员,等成熟之后再做进一步分享,开放更多的线上付费课程项目。”罗晓晓坦言,这一周简直是魔鬼般的经历,“和开发老师全程视频、电话进行沟通,基本上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是对生理和心理极限的双重挑战。”
运动馆内正在舞蹈教学
运动馆重新开放之后,挑战才刚刚开始。罗晓晓告诉记者:“为了减少人员集聚,现在只开放了部分小课,客流量也相对比较小,主要以老客为主。目前的经营收入依旧是开工一天,亏损一天的节奏。”但是尽管如此,罗晓晓依旧对门店的课程进行了“跳水”调价。“一方面是吸引流量,另一方面我也想用实际行动来回馈新老会员的支持,也算是我们这种小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吧。”
店门口温馨提示
在疫情下复市的健身机构,最重要的工作还是防疫。记者注意到,运动馆会要求顾客在锻炼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但人在大重量训练时戴着口罩会呼吸困难,并且呼吸水汽润湿医用口罩后,易使人窒息,并且降低口罩阻隔病菌的效果。因此还会让学员戴上心率测试仪,以保证健身安全。
“疫情带来了危机,但通过团队的努力同样可以化危为机。”罗晓晓相信,在她看来“线上+线下”结合的这种运行模式,是当下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