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6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余丽燕 蓝媒号·余杭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徐尤佳 王婷)今天(6日),第二批我省援鄂返浙医疗队队员结束14天的隔离,顺利“出关”。
浙江医院副院长张虹拥抱ICU(一)护士长沈新(左)
浙江医院重症监护室科主任助理胡伟航和家人拥抱
抱抱女儿 吃妈妈烧的菜今天都实现了
中午12点,杭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总带教吴春燕回到家中。一下车,早已等在小区门口的女儿飞奔扑进妈妈的怀里。
从大年初一出发驰援武汉,到今天正式解除隔离回到家中。时隔73天,鼠年的第一个拥抱终于实现了。
回到家中,妈妈在厨房着忙着给女儿烧最爱的菜,爸爸看着刚刚归来的女儿,也有掩饰不住的骄傲,“国家有难,她作为医护人员,是应该做的,她做得很好。”
春燕的爸爸说,女儿是浙江第一批去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当时对武汉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难免有些担心,“她出发当天我才知道的,心里咯噔一下。”后来,只要一有空、,春燕就和家人打电话、发微信,尽可能多的让家人了解自己在武汉的工作和生活,家人的心也慢慢得放下了。
3月22日吴春燕随医疗队从武汉返回浙江,当时她最大的心愿是可以抱抱女儿,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这个愿望在14天后也都实现了。
“最想做的事就是平时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和家人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打打闹闹。”吴春燕说,医院还给了她一段时间休息,趁着这个时间,要和家人好好的聚一聚,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幸福了。
回到家心情彻底放松 抗“疫”战士害羞了
“哎呀,我有点不好意思了!”今天中午,余杭区中医院护士徐梦薇和分别了70多天的丈夫紧紧拥抱,脸上露出了些许羞涩。
为了迎接妻子,徐梦薇的丈夫早已做好了准备,“我很自豪的,要好好犒劳她,准备了她最爱的海鲜。”
1月27日,徐梦薇作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31位成员之一出征湖北,成为余杭区首位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
她所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是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3家定点医院之一的。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基本为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患者,且大量患者需进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的治疗。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衣服被汗水浸湿无数次,忍受体力极限和胸闷的痛苦,完成病人输液、吸痰、上ECMO或CRRT机、每隔1小时抽血做分析以及时刻监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这是驰援武汉期间,徐梦薇的工作常态。
和高强度的身体疲劳相比,更大的压力来自精神层面。重症区的病人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每个病人的病情进程非常快。“有时你明明看着他有好转的趋势,转眼他的指标就掉了下来。”对于徐梦薇和她的队友来说,这更像是一场与自己的无声较量和坚持。
如今顺利完成任务,从抗“疫”一线回到家中的徐梦薇说,自己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最想和家人待一段时间,好好陪陪儿子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