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言堂·网评】疫情下复工,这样的专列可以有

2020-02-17 12:16:52 浏览量 18.6万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2月17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特约评论员徐王婴)复工在即,让不让外地员工返回?

当许多地方还在激烈争论,莫衷一是的时候,浙江已开出前往劳务输出地迎接外地员工的“复工专车”。据报道,2月15日上午,60辆载着3400名云南镇雄籍员工的大巴,从镇雄出发直达浙江永康;2月16日晚,载有300多名贵州籍员工的首趟杭州返程复工人员定制专列从贵州出发到达杭州。

有着“中国五金城”之称的永康,拥有2万多家企业,5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其中,来自云南省镇雄县的就有十多万。疫情之下,外来员工无法返岗,企业则因此难以复工复产。为精准帮扶企业,永康通过与镇雄政府通力合作,开辟绿色通道。具体地,由永康企业提供老员工名单,镇雄当地政府根据名单找人,并免费体检后发放就业承诺书、体检报告、活动轨迹证明等5本证书,再用专车统一送达永康,车费由永康政府承担。截至2月14日,永康首批224家企业提交了申报;并在2月15日开出首批“复工专车”。

无独有偶,为了既满足企业复工的用工需求,又降低返程运输的疫情传播风险,杭州市也对疫情相对平稳、来杭就业人员集中的贵州、成都等部分省市,申请开行外地复工人员专列。同时对所有乘车的外地复工人员做好“健康码”的审核,组织符合健康要求的员工佩戴口罩进站乘车。复工人员到达杭州东站后,将按照疫情防控措施,接受体温测量和身份核验,杜绝输入性疫情的发生。

是的,外来员工的返回与流入,无疑会给杭州这样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增加“输入性”风险,以及防控的巨大压力。因而一定要将严格防控的措施落实、落到位,死守企业复工的安全底线。所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防疫是复工的前提,复工是为了更好地保障防疫的供给和社会稳定。但现实中,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仍是两难选择。浙江为此提出“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精密智控”的应对之策。

什么叫“精密智控”?袁家军省长通过视频会议指出:“精密智控”的要义是“智网恢恢、疏而不漏”。具体地,就是坚持严管与畅通并重,在法治轨道上依靠大数据技术,以“一图一码一指数”为抓手,实施精准、严密、智慧的点穴式管控。

这里的“一图”,指的是“疫情图”,针对全省各市区疫情风险的高、中、低不同,差别性地安全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一码”指的是“健康码”,坚持“一次申报、动态管理、跨域互认、全省通用”,最大限度地方便百姓生活、推动企业复工;“一指数”,是指“精密智控指数”,围绕“防输入、防集聚”和“物流、人流、商流”,科学设置管控力指数和畅通度指数,进一步提升管控效能。

毫无疑问,浙江的“精密智控”,是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提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一种响应;为的是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浙江能够推出这个“精密智控”,一是有地方政府强烈的责任担当;二是有现代治理能力的基础;三是有数字经济与大数据的技术支撑;四是有包括企业、市民等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充分体现了浙江“三个地”的“地气”与氛围。

正因此,杭州、永康等地能够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与劳务输出地的实际情况,精密设计出“复工专列”。因为,人流、物流若不能顺畅,企业复工复产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从中央到各地都出台了很多政策,浙江更是专门出台了30条意见。而万千政策,只有让企业复工,才能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最后,还是要不厌其烦地强调:所有“复工专列”的开动,都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唯有确保这个前提和基础,为企业复工复产而开设的专列,才是“开往春天的专列”,才能满载着社会稳定、经济复苏的希望,奔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阳春三月。


来源: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编辑:周凡琦
打开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体验更流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