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战SARS斗H7N9的沙场老将 这次联手对抗新冠肺炎

2020-02-12 11:22:31 浏览量 5.8万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2月12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朱惠子 通讯员王蕊 金丽娜)方强,浙大一院综合监护室主任医师,3个月前刚卸任综合监护室主任;周建英,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主任;盛吉芳,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

三位年纪加起来近200岁的专家,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与死神展开“拉锯战”;在聚光灯下,他们是专家教授,是大家眼里闪闪发光的“大神”;在患者面前,他们慧眼如炬、游刃有余、救死扶伤;他们是医者,是导师,是病人的希望;他们在暗夜里举灯,为我们照亮前路;他们的人生轨迹也许大不相同,但从医三十余年,他们始终牢记希波克拉底宣言,并用一生的时间在实践。

方强:他与“死神”直接对峙

安静的病房里只有仪器规律的“嘀嘀”提示音,病床上躺着浑身插着各种管子的患者,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这一幕对于方强来说,仿佛一下子把他的记忆拉回了2003年。那一年,非典肆虐,作为浙大一院的重症监护室专家,方强被派往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对SARS患者进行治疗,直到疫情结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自浙大一院成为最早的治疗新冠肺炎省级定点医院以来,在强大的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浙大一院的患者情况总体稳定。但随着之江院区成为全省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收治医院,每天都有不少重症、危重症患者从全省各地转运而来。最危急的时刻,一直在场外进行会诊的方强,接到了新的“重任”。

“方强,ICU方面没人比你经验更丰富了,医院想派你进去。”

“行,没问题!”

“你去,就是要把最危重的患者‘拉回来’!”

“好!我一定拼尽全力!”

2月1日,已63岁的方强临危受命,进入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的重症监护室。常年与“死神”打交道的方强,早在1985年就带领团队建立了全国最早一批ICU,历经SARS、H7N9禽流感、H1N1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至今维持着最高16台ECMO同时运行的全球记录,并将浙大一院ICU患者的生存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刚进入重症病房第二天,方强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浙江省某地收治了一位83岁的危重症患者,虽然几经救治,但情况还是逐渐严重。“这个患者我们之前就知道,跟当地医院进行过远程会诊,患者本身就患有慢性肺病,在家时就是常年吸氧的,这次染上新冠肺炎,一直持续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方强说。由于年龄大、病情重,2月2日,这个病人被救护车转运到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所有人严阵以待。“患者带着呼吸机、插着管转运到我们这里,下午6点左右进入病房,8点左右我们就发现情况不妙,他的氧饱和度非常低,只有80%左右(正常人的氧饱和度是100%,低于90%就属于呼吸衰竭)。”

抢救随即展开,但是患者的氧饱和度始终上不去,ICU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准备上ECMO!”

方强告诉我们,65岁以上的患者使用ECMO效果并不会太好,但是情况已经是非常危急,只能先做最坏的打算,一定要把患者从“死神”那里抢过来。

于是,一组人员继续对患者进行抢救,一组人员开始做ECMO治疗准备。

加强呼吸机送氧、提高氧浓度、进行俯卧式通气……ICU的医护人员们忙而不乱地进行着抢救,终于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氧饱和度上升到了90%,暂时没有必要使用ECMO了。
此时,方强和所有抢救的医护人员们,隔离服内的工作服已经完全湿透,护目镜上也满是雾气。

“跟普通病房不同,ICU里的患者的病情是千变万化的,可能你只是一个转身,他的某项指标都发生了突变。”方强刚进入病房,就跟已经在里面持续作战多天的专家骨干们进行了交流,“大家都非常非常辛苦,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中去,工作强度非常大。”

就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方强又接到了个电话,有病人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问题,还有病人肝肾功能出现了问题。

“任务肯定是艰巨的,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病人活着,这样感染病科、呼吸内科的专家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治好他们。”方强说。

截止2月12日早上8点,这位83岁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稳定。目前,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已收治8位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3位超过90岁,最高年龄为96岁。

周建英:她每天坐在轮椅上会诊

“这样的危重病人一定要注意细节!”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这种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细节!”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2月2日,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内,一场例行的新冠肺炎患者远程会诊中,周建英反复强调这两个字。一双眼睛牢牢盯着屏幕,思维快速运转,如“鹰眼”般迅速捕捉蛛丝马迹。

每天雷打不动的会诊,周建英是在同事的帮助下,坐着轮椅来的, “坐在轮椅上的会诊”从除夕一直持续到今天。原来,在1月15日的一次院内会诊时,周建英不小心踩空楼梯,导致左脚骨折,打了石膏,医生要求在家静养,可她却一天都没休息就回到工作岗位,“其实就是有点行动不便,其他都没问题的。”说起自己的伤势,周建英云淡风轻。

像新冠肺炎这样的新发疾病,她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2003年非典时,她是杭州市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救治患者的;2013年H7N9禽流感时,她带领团队“冲锋陷阵”。

这一次,当她得知 “老战友”方强要进入隔离病房时,一点都不意外:“其实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跟方强说了,如果真的有需要,我们俩‘进去’好了。”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周建英每天都在关注进展,在科室召开动员会、积极组织科室学习指南,不断提升临床基本技能。呼吸内科成为第一批进入负压病房的科室,派出了第一批前往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也派出了国家督导组成员,“现在我们很多年轻人撑了起来”,说起整个团队,周建英抑制不住的欣慰和自豪。

“像这次支援疫情的符一骐既是我科里的同事,也是我的学生。”周建英主任说,两人每天都会保持一次联系,讨论武汉那边患者的病情,同时关心他的身体、生活状况。“这一次,科室的同事都很辛苦,像沈毅弘副主任也是每天都来参加会诊,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王杰,一直在全国督导的周华,他们都在各自的战场做贡献。”“现在的防护措施已经很好了,我们那时候只能戴二十几层口罩,白大衣和隔离衣一件件往身上套。”周建英认为,随着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不断提升,整体的防控救治能力也不断提升。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战胜疾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虽然没有直接上战场,但关乎患者的每一场会诊,周建英都必然在场,“每天最起码到之江院区一趟,随叫随到!”对大多数人而言,有她在,心里就稳了!

“我之所以这么强调细节,是因为我们要救治更多危重患者,这是必不可少的品质。”周建英强调,一个精英团队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在病情尚未发展的过程中,找到疾病演变的细节,这样病人就有机会恢复得更好。

医护人员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尽责就是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常规工作中更进一步,危急关头才能不慌乱。”

盛吉芳:她总结出一套“浙一经验”

2月9日,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第二批12位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穿着白大褂带着口罩的盛吉芳望着出院的患者满眼笑意。

送走康复的患者,盛吉芳转身走进了楼里,这位60岁的感染病学专家还要继续回去坐镇指挥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打这场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乌云压阵,不好,这个患者病情算重。”盛吉芳看着患者的肺部CT影像眉头一紧,略有所思。

自浙大一院收治第一名确诊患者以来,这位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组成员已经从一定数量的确诊患者肺部CT中总结出了一套“气象学”,用来识别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在盛吉芳眼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影像从实到淡,慢慢变成云雾状,就像天上的云。

如果说像乌云压阵一样,这个患者病情危险;如果说是淡薄的瓦片云,那就好一点;如果是散在的云雾状,那就问题不大。

此外,盛吉芳还要关注“乌云”累及的肺的部位是哪里,累及到上、中肺为主的,这个患者情况要好一点;上、中、下肺都累及的,特别是中、下肺累及的,往往病人会比较重。因为人体的肺是中下部面积大,氧交换也主要依靠中下部。
在国家诊疗方案下,她摸索出了一套浙大一院的方法:一个是要把细胞因子风暴控制住,一个是高流量吸氧,使肺里面不要有大量渗出。因为她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很高,这就意味着会引起人体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多器官衰竭等后果。因此,对重症患者,要把好控制炎症因子风暴这一关。同时,她发现用让患者使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几天的高流量吸氧治疗,病情就能稳下来。

一天24个小时,这位60岁的专家每天有十八九个小时扑在防控与救治新冠肺炎疫情上。尽管已是华发藏不住的年纪,但她依旧是新型冠状病毒最惧怕的“劲敌”: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简单吃过早餐后就开始战“疫”,除了管理好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的所有确诊患者,盛吉芳每天还要远程会诊全省各地一二十个病人,亲力亲为帮下面医院捋一遍治疗方案,把浙大一院的治疗方案同质化到下面医院。

“经过同质化的治疗方案,很多病人在当地定点医院治疗就慢慢好起来了。但如果碰到病情进展快的、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就必须把他们转到我们这进一步治疗。”事实证明,这套“浙一经验”很有用,短期内浙大一院还将有多例患者达到出院标准,陆续出院。

“不苦,一点都不苦,只要确诊患者都能治好。”已经连续作战20多天的盛吉芳依旧精神抖擞,还抽出休息的间隙上节目做科教宣传,她要让老百姓都知道这个疫情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切断传染源,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治病救人,这是是盛吉芳从小的梦想。她从小就憧憬当一名医生,她的太爷爷和四爷爷是中医,在他们的影响下,学医的种子很早就在盛吉芳心里扎了根。“小时候看到村里的老人看病很困难,我就立志长大了要学医。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将所有志愿都填成医学专业。我觉得学医能治病救人。”

她说,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起,她就深知这份责任将伴随一生。

来源: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编辑:季元恺
打开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体验更流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