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妙招频出 浙江在行动

2020-02-05 16:11:41 浏览量 2.7万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25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编辑黄茜 浙江之声记者叶树刚 李晓华 浙江卫视记者刘险峰 蓝媒号·义乌台)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浙江各地积极主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为阻断疫情,战“疫”妙招频出。

数据“洗楼”!长兴科学、高效掌握外来人员动态

.

利用出租房智能门锁和城乡一体化信息栅格平台,湖州长兴利用数据“洗楼”,科学、高效掌握到外来返工人员的动态,有效防控疫情。

2月2日,一条来自手机APP的通知,让长兴县太湖街道陈塘居民区的居民费春兰既疑惑又忧心。因为租住在她家的重庆租客的房门,这两天有进出记录。费春兰说:“怎么会有进出记录,明明回去过年了。就看到昨天前天都有进出记录。”

因为安装的是智能门锁,所有租客进出房门的信息都被记录在手机APP上。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费春兰马上赶到出租房,发现租客是翻越围墙,躲过了村口的卡点,提前返回了。“这两天就不要出来了,在家里面哦。你不要走,待会我上门给你量下体温。”费春兰嘱咐道。

在太湖街道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依靠智能门锁而开发出的非接触式智能采集信息系统显示大屏上,8000多把智能门锁有效收集了流动人口数据22763条,目前已累计排查出湖北来长兴人员96人。长兴还通过CIG城乡一体化信息栅格平台,利用大数据掌握外来人员的动态。长兴县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邹翔峰说:“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比对排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重点防控人员名单,同时提高了在排查核实过程当中的工作效率。”

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口罩怎么办?开化:废弃口罩可以换肥皂

.

防控疫情,防止口罩乱扔造成二次污染,开化县出了一招,利用农村的垃圾兑换超市,由党员干部上门用肥皂换废弃口罩,有效减少了口罩乱扔现象。

一大早,苏庄镇高坑村党员姜永顺就带着整箱肥皂,开着垃圾收集车前往每个农户家中收集使用过的口罩,村民将整理好的口罩放在门口等着上门兑换。

开化县苏庄镇高坑村村民汪玉元表示:“本来是放垃圾桶里去,现在有人换肥皂了,我们就不会乱扔,不会影响大家传染,感觉很贴心,做得很好。

疫情当前,村民出门戴口罩的意识越来越强,但如何处理戴过的口罩,防止二次污染?

高坑村依托村里原有的垃圾兑换超市模式,推出五个废弃口罩换一块肥皂的活动,由全村党员每天分组分批主动上门兑换。

两天来,高坑村已收集使用过的口罩800个。

淳安:不出门 不见面 新鲜蔬菜送上门

“白豆腐3块,小葱半斤,榨菜头1斤,甜玉米2斤,鸡蛋2斤……”在淳安县千岛湖淳选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个中年人正对着手机账本认真挑选蔬菜,这些菜不是自家吃的,而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帮助千岛湖雅苑小区10幢居民购买的。

这项举措,源于10幢住户聂文华的一个好点子。2月4日晚上,他看到淳安县内权威媒体发布消息,该县从5日零点开始实施《关于实施疫情防控“十二个从严”措施的通告》,村(小区)每户家庭(居家医学观察家庭除外)可以每两天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她灵机一动,既然外出采购困难,何不建一个买菜微信群,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放心菜。

说干就干,聂文华拿起手机建了“10号楼买菜群”,并把一些相熟的邻居拉了进来。“要是大家有需要,就报个菜单,我送到你们门口。你们也不用出门,我们也不用见面。”与相熟菜农胡良政取得联系后,聂文华将蔬菜品种和价格单发在买菜群里,不到半小时就有十几户居民通过微信群发来了自己第二天所需的菜单。

5日上午9时,“私人订制”的蔬菜按照清单整齐送到小区门口,聂文华在小区保安的配合下,一一送到居民家门口,再通过微信群通知大家取货。

“菜收到了,质量很好,谢谢!”“收到,菜好新鲜,很满意,你们辛苦了!”……大家点赞之余,又把更多邻居拉进群里,“买菜群”的队伍越来越大。

当前,千岛湖镇已有10余个小区开始网上定菜,再由专人送到小区门口,大家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永嘉这辆“红色大篷车”从最多跑一次变成最少跑一次

.

温州永嘉溪下乡,是一个偏远山区,9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村庄较为分散。户籍在册人口8600多人,常住人口2000左右。平时这辆“红色大篷车”为百姓办事,让当地百姓最多跑一次,变成“红色大篷车”上门服务最少跑一次。特殊时期,“红色大篷车”变身“快递车”,空荡的路上,红色大篷车的身影在这个偏远山区的各个村居为百姓送上所需物品。不同时期“红色大篷车”做的事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为人民服务。

因为爱你离你一米 宁波鄞州东郊街道推出一米线柔性服务

“这个宣传标识交关赞,颜色鲜艳,一进电梯就能看到。”东郊街道宁丰社区的周阿姨外出采购回来,一下就注意到了小区门口地面上新出现的“一米线”。2月4日,东郊街道工作人员把紧急制作的千余条印有“非常时期 安全距离 大于一米”的防疫“一米线”送进了辖区每个角落。

据了解,1米是专家针对此次疫情提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在居民返岗、租户返社、企业返工的高潮到来之际,东郊街道为引导辖区群众不要聚集,推出了一米线这一柔性服务。

图为居民出门间隔大于一米

该街道将一米线送进楼宇,贴在客用电梯前,让等待电梯的员工站得分散一些;一米线送进社区,贴在小区卡口,让排队测量体温的居民前后间隔远一点;一米线送进公共服务大厅,贴在办事窗口地面上,让等候办理业务的人群相互保持距离。

东郊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一个硬性规定和强制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辖区群众提高意识、养成习惯,在非常时期保持安全距离,一米线行动同时也获得了居民的点赞肯定。

义乌统一加装简易门铃为隔离、值守人员扣上“双保险”

“老朱,你就去休息会儿吧,放心,我真不会出门,就算有事找你,不是还有这个简易门铃嘛,我开门它必响,到时候你再过来就是了。”昨天晚上,赤岸镇东朱村隔离村民朱兴忠家门口加装了一个简易门铃,只要一开门,门边就会发出“你好,欢迎光临”的响亮提示音。有了这个特别的“开门器”,在朱兴忠家门口的值守人员朱荣法、朱红斌这才放心去车里小憩一会儿。

“乡下晚上多冷啊,一直待在外面会冻感冒的,叫他们去车上休息也不肯去,装了简易门铃,他们才愿意离开一会儿。”朱兴忠很无奈。朱兴忠今年56岁,因春节期间去温州探亲,回来后就被隔离在家,隔离时间从126日到28日。在这期间,东朱村每天都有四组人员三班倒,轮流在朱兴忠家门口值守,朱荣法和朱红斌就是其中一组。隔离期间,朱兴忠每天晚上都发愁,值守人员晚上太辛苦,他希望能有个有效措施,减轻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让双方都放心。

2月1日,赤岸镇统一购买了120个简易门铃装置,并在镇东片首先试安装了79个,接下来陆续推广到各村需要隔离的村户家中。据悉,该简易门铃经济实惠,一个只需五六元人民币,安装也很方便。

一听说自己家里也要安装简易门铃,朱兴忠非常开心,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把门铃安装好。许多隔离在家的住户们也都表示,这个简易门铃非常好用,一开门就会发出声响,附近的值守人员听见声音后,也能马上赶到;关着门时,值守人员还能再下雨天、夜晚时去车里、棚里休憩会儿。

“有了这个门铃器,人防和物防双重保障,晚上也能休息一会儿了。”值守人员朱荣法表示,接下来,他们也不需要天天蹲坐在隔离人员家门口,可以缓解这种“你隔离我监督”的紧张气氛,与隔离住户之间关系也更融洽。

看了那么多小妙招,你所在的地方又有哪些妙招呢?

快来告诉我们吧!


来源: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编辑:黄茜
打开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体验更流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