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公布,嘉善人喝的这杯酒上榜!

2023-11-16 14:13:26 浏览量 1284
近日,“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公布,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西塘牌复核通过!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产品服务优质、营销渠道高效、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字号、商标等)。

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对已有中华老字号开展复核,西塘牌复核通过。

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嘉善县酒厂的创业最早可追溯到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酿酒史。

01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嘉善黄酒原名“三白酒”。西塘镇人陆美煌创办“陆家槽坊”,其所酿“梅花三白(黄酒)”享盛名,有“陆酒”之美誉。“三白”一是酿造的糯米白,二是酒不加色自然白,三是装酒用的白坛子。至其孙陆景陶时业已大盛,酒坊遍及镇之东、南、西、北。

02
清嘉庆三年(1798年)
徽州客地人氏江姓在西塘镇北塘桥开设了“江鼎懋”酱园槽坊(后改用“鼎懋新”商号),从事生产经营黄酒和酱制品,为当时本镇规模最大槽坊。
03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陆家槽坊”经过百年相传,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镇上大族李氏后人李文照在本镇东栅口、里仁港南岸沿袭利用了陆家槽坊的原始酿酒设备和酿酒师傅,创办“李益源”槽坊,成为当时镇上最为正规的酿酒作坊。其子李咏棠继承后,扩大规模兼酿烧酒,店面及作坊共占地十亩有余,年产黄酒和烧酒均在5000坛以上。产品以“镜面糟烧”“竹叶青”“玫瑰露酒”等粮酒最为著名。
至1940年,槽坊由李见为继承。1945年时,为举办“李益源”槽坊创业100周年纪念活动,由上海玻璃厂定烧了5000只有纪念字样的酒瓶,并提前三年特酿制了2000坛加饭黄酒,增加二成糯米原料以提高酒的质量,并分成两个品种:不着色而配以嫩竹心的名为“竹叶青”;上重色且加以南枣、桂圆等辅料的名为“状元红”。又去上海玻璃厂定烧了5000只有纪念字样的酒瓶。

公司内收藏的“嘉善黄酒瓶装第一瓶”百年纪念瓶

到1948年春,灌装成瓶酒出售,仅三个多月便销售一空。由于货源不足,又不甘以次充好、欺蒙顾客而破坏名声,瓶装黄酒就此停歇。

04
1952年

解放初期,嘉善县有9家规模较大的酿造槽坊。嘉兴专署有关部门顺应形势,选址汾湖下游的千年古镇西塘,由李益源槽坊的李见为、源利槽坊的蒋泳清,王源顺槽坊的王齐城负责在“李益源”槽坊、“鼎懋新”槽坊的基础上筹建酒厂,选址为卧龙桥畔的“王公正”槽坊旧址,1952年11月建立了“西塘建新土烧酒加工场”,专门生产坛装“嘉善黄酒”,当时的门牌号为西塘北栅街69号。

05
1956年
1956年3月公司改为“公私合营嘉善县西塘酒厂”。1965年,“公私合营魏塘酿造厂”的黄酒生产车间和十余名酿酒师傅并入,增强了西塘酒厂的酿造技术力量。1967年4月,由“公私合营嘉善县西塘酒厂”改为“地方国营嘉善县西塘酒厂”,当时的门牌号为“西塘镇四贤祠弄9号”。1972年11月,企业更名为“嘉善县酒厂”。

酒厂旧址

06
1999年

通过酒厂的资产重组,吸纳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参股,嘉善县酒厂改制为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2月10日设立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5月26日领取新的营业执照,6月19日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07
2005年
企业进行股权改革,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最大股东,强强联合,组建了新的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

老字号所传承的

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

具有不可估量的

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除了西塘牌

嘉善的“老字号”

还有很多


(蓝媒联盟·嘉善县传媒中心)

来源:嘉善县传媒中心 编辑:李易
打开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体验更流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