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数字里看浙江)“输血加造血”精准帮扶 让低收入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2020-10-27 20:30:31 浏览量 14.1万

.

进入“十三五”以来,作为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浙江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着力点,在保障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政策上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加大扶贫力度。五年来,浙江开展精准扶贫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低收入农户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01027201202_副本.png

近日,丽水景宁县职业高中举行面点师结业考试。据培训中心负责人介绍,来这里培训的不少都是当地低收入农户,为确保大家都能学得会、用得上,培训班实行小班化教学。

20201027201312.png

景宁职业高中培训中心主任张启德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可以做到一对一的教学,让他学可以学得更精一些,我们叫做精准培训。”

自从报名学了面点师,低收入农户董亚岁成了不少餐饮企业争相邀请的香饽饽,还没毕业就找到了工作。如今,在景宁,当地已开发出“畲乡茶师”、“畲乡月嫂”等134种农民培训岗位,为百姓增收拓宽渠道。

20201027201329.png

从实际出发,开展精准帮扶,“十三五”以来,我省瞄准低收入农户普遍遭遇的“能力贫困”等问题,把“稳”收入放在最重要位置,系统开展产业开发、培训就业、下山搬迁等“八大行动”,让每个低收入农户共享发展红利。为巩固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效果,我省已建成覆盖全省农村的互联网数据平台。

衢州柯城区当地农信社工作人员正走乡串户,给低收入农户办理专项信用贷款。

20201027201419.png

“家里没有劳力出去赚钱,没有这笔钱,我根本没有不可以养羊,再贷款就是想搭个羊棚,扩展一下。”今年,村民陈地泉打算向银行贷款10万元,扩大山羊养殖规模。在大数据平台支持下,他仅花了三分钟就拿到了贷款。

20201027201433.png

眼下,借助农村互联网数据平台,农户还能上网销售农产品、获得特色技术支撑等多项“一对一”服务。

柯城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永恒说:“针对的就是特色种养殖、来料加工,通过(扶持)产业去实现它一个造血功能的提升。”

输血加造血“双管齐下”,我省通过启动数字信息助推机制,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逐年提升扶贫“托底线”标准,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五年来,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1125元提升至29876元。截止去年,浙江已全面消灭家庭人均7600元以下现象,6920个省定薄弱村基本消除,每个村总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截止目前,浙江农民收入已连续35年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长15%,明显高于同期全省农民收入增速。

(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杨柯 赵栢唯 丽水台 景宁台 衢州台 编辑 沈正玺)

来源:浙江卫视 编辑:沈正玺
打开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体验更流畅

热门推荐

更多